宝贝们在家有喊起床,磨蹭半个钟头没动……说好的只能看20分钟动画片,到了规定时间,就是不肯关电视……吃饭,抱着碗半个小时吃了两口……拖拉、磨蹭、没有时间观念,一催就闹的崩溃情景吗?
“催促”而来的坏影响
但催促能够改变孩子的现状吗?能,而且能变得越来越坏!

孩子磨蹭的原因与解决方法
小孩子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,自控能力不强,注意力也不集中,很容易被别的东西吸引,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上去,这些心理特征直接导致了孩子动作行为的减慢。
解决方法:正面理解孩子的磨蹭行为,对于幼儿做事磨蹭,大人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,因为幼儿做事磨蹭在某些程度上是年龄特征导致的,这一点无可避免,随着年龄的增长,这一情况会逐渐好转
有的小孩,天生就性子慢,比别的人动作缓慢,不管什么时候,都不着急,这样的孩子真的是很难改变,他们的神经类型往往属于相对安静而缓慢型的。
解决方法:对于天生慢性子的幼儿,首先大人要认识到并接受这个现实,急是急不来的,只能在平时多下功夫,改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。
小孩子做事磨磨蹭蹭的,纯粹就是没有时间观念,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,更没有紧迫感,他们不知道一件事情早做完与晚做完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,一味的按照自己的节奏来,这是导致幼儿做事慢的重要原因。
解决方法:帮助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,想办法让幼儿意识到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,一旦失去,就没有了。另外,与孩子一起讨论磨蹭的害处也必不可少,但要明确向孩子指出磨蹭是有害终身的坏习惯。可以给幼儿讲一些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,也可以在教室里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主题墙,时刻提醒幼儿,时不我待。
有的孩子不自信,总认为自己做不好这个做不好那个,怕出错,越胆小越不敢做,就越没有信心,于是动作也越来越慢。如果大人这时候再在一旁不断地责备、催促,孩子的自信心又会受到影响,他的动作不仅快不起来,反而会更慢了。
解决方法:作为家长,我们应多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“你如果再快一点就更出色了!”、“你这次比上一次更快啦”、“你看你做的多快”、“真好,这次不用提醒你了”等等。幼儿其实是很感性的,有时候打动他的,仅仅是你一句鼓励性的话语,于是,为了不让你失望,下次,他会很努力做到最好。

有些家长在家里替孩子包办一切,从孩子睁开眼睛开始,家长就开始忙碌了,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,久而久之,孩子依赖家长已成习惯,在学校里,少了家长的帮助,要么是自己不会做,要么是自己懒得做,于是,只能以磨蹭来拖延时间。
解决方法:让孩子拥有锻炼自己的机会,他需要发展自己的感官知觉,发展手脚的协调能力,生理上的发展完善,也会促进心智与外界的有序互动。就好比蒙特梭利教室里,为孩子提供种类繁多的教具,以供孩子自由练习,在家庭里,家长也可以活用各种物品,帮助孩子锻炼生理能力。
孩子做事磨蹭有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家长们也可以将此内容转发给更多的家长,配合寻找原因,对症下药,不可急于求成,一蹴而就喔!